初中历史教案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案优秀范文合集
推荐文章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案主要涉及明朝时期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外交往来、贸易交流以及抗外斗争等方面。以下是可能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了解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等基本史实,分析明朝对外关系概况背后的原因及转变的原因。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地图分析、史料研究等,提高学生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提高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郑和下西洋的学习,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通过对戚继光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
1. 明朝前期明成祖(朱棣)在 1405-1433 年派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分析郑和远航的原因、意义及其在世界的先进地位。
2. 明政府派戚继光抵抗倭寇,平息东南沿海的倭患,了解戚继光抗倭的背景、经过及其民族英雄地位。
3. 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的原因及其对明朝对外关系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情景导入,让学生了解明朝时期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往与冲突。
2. 教学郑和下西洋:介绍郑和的生平、远航原因、经过及意义,分析郑和远航在明朝对外关系中的地位。
3. 教学戚继光抗倭:讲述戚继光的生平、抗倭背景、经过及民族英雄地位,分析抗倭斗争对明朝对外关系的影响。
4. 教学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介绍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原因、过程及其对明朝对外关系的影响。
5. 分析明朝对外关系的原因及转变:让学生讨论明朝对外关系的发展变化,总结原因及转变。
6. 总结:回顾课堂所学内容,强调明朝对外关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四、课后作业
1. 整理课堂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明朝中外的交往与冲突的短文。
2. 结合课堂内容,分析明朝对外关系的原因、转变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 查阅资料,了解其他有关明朝的历史事件,进行分享和讨论。
通过以上教案,教师可以有效地传授明朝时期中外的交往与冲突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思考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关注。